安徽池州杏花村風景區(qū)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(qū)。“清明時節(jié)節(jié)雨紛紛,路上行人欲斷魂。借問酒家何處有?牧童遙指杏花村。”晚唐詩人杜牧,春游貴池城西杏花村,寫下這首富有江南風情的杰作——《清明》詩。
線路分類: [主題公園]
景點地點: 國內(nèi) 安徽省 池州市
本站推薦:
杏花村風景區(qū)
杏花村風景區(qū)位于安徽池州,因晚唐詩人杜牧春游貴池城西杏花村時寫下的一首詩《清明》而聞名全國,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(qū)。
簡介
安徽池州杏花村風景區(qū)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(qū)。“清明時節(jié)節(jié)雨紛紛,路上行人欲斷魂。借問酒家何處有?牧童遙指杏花村。”晚唐詩人杜牧,春游貴池城西杏花村,寫下這首富有江南風情的杰作——《清明》詩。
池州杏花村跡以名傳。貴池秀山門外的杏花村,原只不過是幾間“淪為荒煙野草之中”的茅舍酒肆,毫無名氣可言。正是杜牧的詩名和他這首千古絕唱,才使杏花村名播青史,飲譽天下。明代名士福建福清人林古度(字冉予,一字茂之,晚號乳山)的七絕,抒出了千百年來池州人民因杏花村而自豪之情。版權(quán)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,轉(zhuǎn)載必究!詩曰:“郡樓高出秀山門,古跡今時不可論。杜牧當年有名句,獨唱城外杏花村”(引自清《杏花村志》卷五)
杜牧筆下的“牧童遙指處,“白錫壺腰中出咀,黃銅鎖腹內(nèi)生須”,“半畝山林半畝地,一曲牛歌一卷文”,典故就出自這里。這銅鎖,還有杜牧喝酒的酒壺,都保存在杏花村村志館里。
池州杏花村,位于安徽池州西郊,距今已有1300年歷史,唐代著名詩人杜牧任池州刺史著《清明》詩使之名揚天下,邑人郎遂撰《杏花村志》,收錄中國《四庫全書》。世人譽杏花村為“天下第一詩村”,村內(nèi)樹木蔥郁,杏花在林,小橋流水,酒旗若現(xiàn),懷杜軒、青蓮館、昭明堂、吟詩臺、半畝園、杏花島、六朝長廊處處流露出村的意境、詩的芬芳。
相關(guān)名人
杜牧,(803-852),字牧之,京牧之,京兆萬年縣(今陜西長安縣)人。有《樊川文集》傳世。他是我國晚唐詩壇上獨樹一幟的杰出詩人。后人為區(qū)別于詩圣杜甫而稱他為“小杜”。版權(quán)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,轉(zhuǎn)載必究!他于會昌四年(844)九月從黃州(又名齊安郡,治今湖北黃州市)遷池州(又名池陽郡,治今池州市)任刺史,至會昌六年調(diào)睦州(又名新安郡,治今浙江建德東)任刺史,在池州整整當了兩年州官,作出了許多德政善績,也留下了幾十篇珍貴的詩文和許多動人的傳說,給古老的池州平添了一層絢麗的光彩。這首優(yōu)美動人、膾炙人口的《清明》詩,就是他在池州的代表作。
杜牧《清明》詩意象
【郎遂】(字趙客,號西樵子,一號杏花村,貴池杏花村人,清代文學家詩人)編輯《杏花村志》十二卷傳世。在我國志苑中,自古有通志、府志、縣志、山志,而為村立志者可謂鳳毛麟角,被搜入我國古代最大的一部文獻《四庫全書》的村志,恐怕唯有貴池《杏花村志》(見《四庫全書》總目七十七•史部三十三•地理類存目六•《貴池先哲遺書》第二十五種《杏花村志十二卷》)。清代翰林院檢討侗(字展成,號悔庵)《題杏花村志》詩曰:“從來未有花村志,好事今推郎上元。我欲移家武陵住,也編仙史記桃源。”(引自《杏花村志》卷五)清代名士、貴池棠溪鄉(xiāng)曹村人曹文慧(字智珠)為郎遂《杏花村志》賦詩曰:“著出名書村愈名,依稀小杜是前生,斯人寧止一丘壑,還情如椽紀太平。”(引自《杏花村志》卷一)清代詩人、貴池清溪人朱之梅(字素公)作《杏花村》詩曰:“相傳杜牧刺池州,村酒村花兩共幽。”(引自《杏花村志》卷七)由此可見,杏花村自杜牧《清明》詩后,歷代名士接踵而至,慕其名者熱衷修建這一名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