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鼓名山坊新建于1972年,各路游人匯集于此,即可進入山門,但有一事奇怪,無論是步行,乘車還是坐纜車,即使進了山門,沿途都看不到規(guī)模宏大的涌泉寺蹤影。原來,這是涌泉寺獨特的建筑構(gòu)思。整個寺院依山度勢,建在白云峰的頜處??拜浶屑曳Q為“燕窩穴”。全寺藏而不露, 素有“進山不見寺,進寺不見山”之稱。
線路分類: [名勝古跡]
景點地點: 國內(nèi) 福建省 福州市
本站推薦:
石鼓名山坊
石鼓名山坊新建于1972年,各路游人匯集于此,即可進入山門,但有一事奇怪,無論是步行,乘車還是坐纜車,即使進了山門,沿途都看不到規(guī)模宏大的涌泉寺蹤影。原來,這是涌泉寺獨特的建筑構(gòu)思。整個寺院依山度勢,建在白云峰的頜處??拜浶屑曳Q為“燕窩穴”。全寺藏而不露, 素有“進山不見寺,進寺不見山”之稱。
由于涌泉寺的特殊布局,遂有一段饒有趣味的民間傳說:古時涌泉寺西禪寺同為閩剎巨擘,規(guī)模相似,影響相近,排列不相上下。版權(quán)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,轉(zhuǎn)載必究!然而在享用人間香火上有一盛一衰。民諺有“興鼓山敗西禪,興西禪敗鼓山”之說。當時正值鼓山香火旺盛,準備修筑上山石徑。有人向寺里獻策,建議石路中間鋪以長石,兩邊綴以雜石,防止路滑,方便來往。方丈采納了這個建議。不料石徑修成后,涌泉寺又是失火,又是死和尚,諸多不利。一些人遂認定此建議乃西禪所為,路徑呈蛇甲形狀,“蛇竄燕窩”,必生禍端。于是在山門附近豎以“南無阿彌陀佛”石碑,鎮(zhèn)住蛇之“七寸”,又在進山石徑沿途蓋數(shù)個亭子,把路斬成數(shù)段,使“蛇”不能作怪。所以,鼓山石徑上的亭子都建在路的中間。如今,石徑,亭子,石碑均在,上述傳說是否屬實,誰也無從稽考。但近年來,鼓山興,西禪旺,看來那民諺應該改一改了。